在11月6日晚间MediaTek发布天玑9300旗舰5G生成式AI 移动芯片,一年一度的旗舰芯片之战正式拉开帷幕。MediaTek和高通的两款芯片的性能、能耗表现都非常不错,同时在AI方面都有了质的突破。接下来我们详细对比一下这两款芯片。

首先在工艺方面,天玑9300采用的是台积电第三代4nm工艺,拥有227亿晶体管数量,比A17 Pro(190亿)和M2(200亿)还要多。骁龙8Gen3则采用第二代N4P工艺,比第三代稍微差一点。高通已经有好几代产品都没有公布晶体管数量了,这次依旧没有,比较遗憾。

CPU
在上一代骁龙8Gen2 上,高通就一改过去传统的 1+3+4 的核心配置,把一颗小核也换成了大核,变成了 1+4+3。通过这样增加大核的方式,显著提高了 8Gen2 的多核性能和多核能效,这也沿用到了 8Gen3 上。骁龙8Gen3也就是一颗全新的 X4 超大核+5 颗新的 A720,最后只留两颗 A520 的小核。其中 X4 超大核的频率可以跑到 3.3GHz,而 5 颗 A720 大核又分为两组,有三颗也可以跑到 3.15GHz 的高频,另外两颗则被限制在 2.96GHz 以下。
天玑9300的CPU不仅不再是传统的 1+3+4 配置了,甚至比高通的 1+5+2 步子迈的还大,直接做成了 4 颗 X4 超大核+4 颗 A720 大核的无小核全大核设计。这种全大核设计在手机芯片上尚属首次。具体频率方面,4 颗 X4 超大核中有一颗频率是 3.2GHz,另外三颗都是 2.8GHz,而 4 颗 A720 大核都是 2.0GHz。

从这个设计来看天玑9300的性能顶峰会更高一些,而骁龙8Gen3则在能耗方面的考虑会更多一些。当然天玑9300也不是没有考虑能耗问题,不然也不会将A720的频率调到2.0GHz,高通的A520的频率都有2.3GHz。
据MediaTek官方数据,天玑9300的GeekBench 6多核测试数据接近8000,作为对比A17 Pro也只在7500-7700之间,骁龙8 Gen 3则在7000-7560之间。GFXBench性能还比骁龙8Gen3还强23%。而在单核方面,天玑9300 也要小胜骁龙 8Gen3。

缓存配置方面,天玑9300在上一代基础上增加了4MB系统缓存,达到了10MB,三级缓存还是8MB。骁龙8Gen3则是将三级缓存从8MB提升到了12MB,系统缓存依旧6MB。
GPU
骁龙8Gen3还是 Adreno 700系列的 Adreno 750,903MHz的频率,虽然没有升级 GPU 架构,但高通在上一代已经很庞大的 GPU 基础上,再度增加了核心规模。并且不仅支持硬件光追,还支持网格着色,可以说是堪比 PC 级别了。
天玑9300则采用新一代Immortalis-G720,拥有12个核心,频率高达1300MHz。这一代新架构的主要设计目标是降本增效,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 DVS 延迟顶点着色。
GPU方面的测试在 GFXbench 中,vivo X100 在 4 项测试中均胜过小米 14,与小米 14 Pro 相比也是互有胜负。之前天玑9300工程机的 GPU 测试,相比半年前的天玑 9200+ GPU 性能直接暴涨 40% 以上,简直就是目前移动端的最强 GPU。而在实际的量产机 vivo X100 上,虽然 GPU 性能释放没有那么夸张,但能和高通Adreno有来有回。

显示方面
骁龙8Gen3支持最高4K/60、QHD+/144,支持10-bit色深、Rec.2020色彩、HDR10/HDR10+/HDR Vivid/杜比Vision。外接显示器时,分辨率和刷新率最高支持到8K/30、1080p/240。
天玑9300采用MiraVision 990影像处理器,支持WQHD 180Hz、4K 120Hz、双屏显示。支持 Android 14 系统 Google Ultra HDR 显示,支持 MediaTek 真彩显示技术,提供优质 HDR 视频体验。同时还拥有芯片级 AMOLED 防烧屏技术。

单论画面分辨率和刷新率,骁龙8Gen3确实要比天玑9300稍微差一点。但从目前手机的屏幕配置来说,很少有机器配4K屏幕,一般就是1.5K和2K,刷新率120Hz,既照顾了视觉体验又能带来不错的续航能力,因此这两款的显示性能都是过剩的。
内存
内存方面,天玑9300支持LPDDR5T内存,数率可达9600Mbps,是目前最快的内存。骁龙8Gen3则只是LPDDR5X内存,不过最高4.8GHz的频率也不输LPDDR5T。从理论性能上来说二者的速度是相同的,就看手机厂商给不给配相应的高规格内存了。
LPDDR5T的“T”最早是今年1月SK海力士宣布旗下的LPDDR5新品带宽达到9.6Gbps,相比LPDDR5X高出13%,所以命名为LPDDR5 Turbo,供电电压在1.01-1.12V范围内。三星和美光应该也有类似产品。
前不久国外媒体报道称,美光LPDDR5X-9600和SK海力士LPDDR5T-9600均验证兼容骁龙8Gen3。但在天玑9300的媒体沟通会上,联发科方面表示:“9600这个规模,在我们的芯片平台会是全球第一个落地,真正商用的,最终消费者能拿得到的。”并谈到“友商”在设计上实际并未落地,今年内应该也不会出现LPDDR5T-9600的终端产品。
人工智能
人工智能方面,天玑9300采用的是第 7 代 APU 架构内建硬件级的生成式 AI 引擎APU 790。最高可支持 330 亿参数的 AI 大语言模型。为用户提供包括文字、图像、音乐等在内的终端侧生成式 AI 创新体验。
其数据主要包括“8倍速生成式AI Transformer算子加速”,“混合精度INT4量化技术”“NeuroPilot Compression内存硬件压缩技术”,2倍整数性能、2倍浮点性能提升,以及45%功耗降低。

骁龙8Gen3的AI引擎依然采用融合式的AI加速架构,但将Hexagon DSP升级为Hexagon NPU,可以协调整个平台,集合Kryo GPU、Adreno GPU、Hexagon DSP、Spectra ISP、标量/矢量/张量加速器、传感器中枢等各个单元的力量,还有针对音频、传感器加入的两个微型NPU单元。支持生成AI支持的声控照片和视频编辑。

在人工智能方面,骁龙8Gen3更多的是协调调度芯片内部各个部件,实现最优的性能表现。而天玑9300则侧重生成式AI,通过AI大语言模型,为用户带来全新的AI体验。一个是系统内部的AI,一个是能够回答你问题的终端生成式AI。
基带&连接
高通骁龙8Gen3集成了骁龙X75基带,全球首个Sub-6GHz频段下行五载波聚合、FDD+FDD上行载波聚合、FDD上行MIMO,支持QAM-1024,峰值下载速度10Gbps。

天玑9300则集成的是5G R16 调制解调器,支持 Sub-6GHz 四载波聚合,Sub-6GHz 网络下行速率理论峰值可达 7Gbps 。
天玑9300和骁龙8Gen3均支持Wi-Fi7和蓝牙5.4。只是在Wi-Fi连接速率上骁龙8Gen3要比天玑9300稍微快一点。
总结
整体看下来,这次的天玑9300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突破,全大核设计、硬件级生成式AI都领先于骁龙8Gen3。在这场芯片大战中,天玑9300和骁龙8Gen3各有千秋,天玑这次给旗舰芯片打了个新方向。
在创新成本高昂、市场格局生变、AI浪潮来临的当下,高端手机芯片赛场的号角已经吹响,可以预见的是,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。